饱餐会惹起心绞痛吗?..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体征之一,多见于中老龄人。其多发与生长紧张是与冠状动脉供血不敷招致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有 关。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因此突然发病的胸前区压榨性痛楚伤心为紧张体征,痛楚伤心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伴有窒息感、恐惧...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症状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生与发展主要是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有 关。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是以突然发作的胸前区压榨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伴有窒息感、恐惧感。多发作于白天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少数不稳定性心绞痛可在夜间或静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发作的持续时间不长,多数在数分钟内即可缓解,极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
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有多种,饱餐是其中的一种,治愈饱餐为什么会引发心绞痛,看看下面的介绍。
揭秘:饱餐易引起心绞痛的原因
基础医学研究表明,人类每餐以后都存在所谓“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即每餐以后人体的产热量,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大大增加,饱餐更加明显。这意味着饱餐后人体代谢需氧量也会大大增加,心脏必须加倍工作方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从而,使心脏的负荷水平也大大增加。
饱餐后,机体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血液大量地向胃肠道分流,使其它组织血供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从而影响了冠状动脉的供血。
饱餐,特别是饱脂餐的血脂水平骤增,血液粘度增大,从而引起血流速度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脏负荷增加,同时血小板易聚集致血栓形成,堵塞冠脉。
资料表明,饱餐使外周血压明显下降,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更加明显,并且将持续1小时左右才恢复到餐前水平;若伴大量饮酒,血压下降更明显(第十三届世界高血压会议上,有学者认为,饮酒后5小时内血压下降,以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当血压下降突然而显着时,会影响冠脉灌注压。
亲朋相聚,情绪高涨,则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总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凝血机制加强,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避免“三高一低”预防心绞痛
日常生活中要首先注意克服不良饮食习惯,避免“三高一低”,多吃一些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每日蔬菜摄入量应在500克左右,并吃不 少于100克的新鲜水果。同时要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每日喝250~500毫升牛奶,适当吃些瘦肉、鱼、蛋和豆类及豆制品,以使饮食品种多样,荤素搭配 合理,保持健康食谱。
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可提高心肌和运动肌的耐力和效率,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对缺氧的耐受性。即便曾经有过心绞痛的冠心病人同样不可忽视运动锻炼,在稳定期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老年体操、散步及慢跑等。运动锻炼每日1~2次,每次活动时间应控制在50分钟 内,每周3~5次,长期坚持方有益处。
总之,患者应将合理饮食与适宜运动锻炼结合起来,并加上精神心理方面的积极调节,保持乐观情绪。一旦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并成为习惯,将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脉血管病变加重、减少发作带来莫大益处。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责任编辑:晓靓)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